close

從報紙上得知三月九日是芭比娃娃五十歲的生日,許多五、六年級的女性朋友一定對這個陪伴你們長大的芭比有著很深刻的回憶,菜鳥記者也是,雖然我不愛玩芭比,但在小時候印象中,每一年世貿展館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玩具展,菜鳥記者都會央求媽媽帶我去或長大一點跟朋友一起去玩具展,去玩具展不一定是要買玩具(那只有菜鳥記者我啦,不代表全部的小朋友),而是看看每年玩具的最新資訊。


小孩子對玩具新訊息的接受,那種感覺就像大人一樣,潮男潮女要追求最新服裝的新訊息,宅男宅女不時要更新電玩遊戲的破解密技一樣,那時候菜鳥記者也是以追求玩具流行新訊的態度參與玩具展的,畢竟個性很「man」菜鳥記者小時候對玩具真的沒有太多興趣,只是為了能對上同學聊天的話題。

回歸正傳,當菜鳥記者走進玩具展的展場中,每每都會看到有一個諾大的角落,漆成粉紅色專區,在那個專櫃中,永遠都有一大群的小女生懷抱著芭比夢,應該說是公主夢吧,目不轉睛地挑選喜愛的芭比和芭比搭配的衣物、配件,最好是連芭比的男朋友都能一起帶回家,記憶中,芭比的要價不便宜,一尊芭比三、五千元是跑不掉的,在菜鳥記者還小的那個八○年代,買得起的人家畢竟還是不多,家境至少都是中產階級以上不說,願意花那麼多錢買玩具這樣的奢侈品給小孩子的家長還是少之又少,所以一堆女生窩在芭比專櫃裡的多半還是看看而已。

不過說到芭比,不知道有多少人曉得,台灣曾經是芭比娃娃的代工王國,那是在台北縣的泰山鄉,創造芭比的美泰兒公司在台灣設廠後,整個泰山鄉的鄉民都可說是芭比娃娃的助產士,無論是零件代工,或是組裝芭比,泰山鄉的鄉民每一個人都與芭比脫不了關係。

無奈的是,台灣經濟逐步起飛,勞工工資上漲,仰賴人力代工的芭比娃娃,促使美寧工廠得計較生產成本,不得不離開台灣轉往東南亞或中國設廠,這個泰山鄉輝煌的歷史被菜鳥記者知道後,就開著最殺的小黑車前往泰山採訪,現在泰山鄉更以這段歷史創造了屬於地方的創意產業,很有故事性,也很讓人懷念。

芭比娃娃針線情 泰山闖出一片天                                                                                           2008/10/16 

泰山鄉曾經是芭比娃娃的第二個故鄉,也曾是泰山人共同的記憶;而今透過志工媽媽的雙手,他們用一針一線用真感情再造娃娃的家,讓代工小鎮走出屬於自我風格的一片天。

六○年代開始,台灣的經濟產業從戰後的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進入了經濟起飛的年代,尤其在工業化加速成長的時期,貿易模式由進口替代轉而導向出口擴張,拓展外銷成了主要的產業發展方向,並憑藉著充足的勞動力和低廉的工資,製造具有國際貿易利益的產品,像是紡織、塑膠製品、化工製品、五金、電子裝配等,以「Made In Taiwan」快速打入國際市場。


台美泰兒 東南亞首家代工廠


當時,台灣政府以獎勵出口並修正財政及貿易法規,同時也鼓勵外國資金投入或技術合作,不僅解決了農村生產力過剩的問題,同時也大量累積外匯存底。但其實,促成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還是在於國際情勢的需要,尤其當日本和美國在二次大戰結束後,進入經濟復甦的成長期,礙於國內工資過高,因此亟需尋求海外加工生產基地,而台灣的環境,正符合日、美的需求。


於是台灣成為美、日資本的代工大工廠,「客廳即是工廠」成了六○年代家家戶戶的景象,代工的女工隱身在家務勞動中賺取收入。六○年代末期台灣成為美國民生產業代工或生產的重鎮,像是芭比娃娃、雨傘、成衣、塑膠成品等勞力密集產業,在眾多大廠中,一九六七年生產芭比娃娃的美泰兒公司就在台北縣泰山鄉設廠,造就泰山鄉三分之一人口的就業,也帶動泰山鄉的市鎮繁榮。


一九五九年三月九日,當芭比娃娃首次在美國國際玩具展覽會上曝光後,這個日期也就成了芭比的官方生日,而電視廣告上第一次出現芭比娃娃的廣告詞,「五九年最新玩具—芭比娃娃,外型姣好,流行少女模樣,售價美金三元」開始,芭比娃娃便縱橫兒童、少女玩具市場超過四十年的時間,她的全球影響力至今無人能及。


其實,芭比娃娃在美泰兒公司一推出後,市場上的銷售成績非常的好,第一年就賣出三十五萬個,即使同公司的其他玩具產品銷售績效不佳,甚至讓美泰兒陷入財務危機,卻因為芭比娃娃大賣,而拯救了美泰兒公司,造就了美泰兒公司的巔峰。這個創造出風靡世界的娃娃的公司是個跨國企業,原先在美國、英國自行生產,但因為工資過高轉往他國代工,而台灣正是美泰兒公司在東南亞地區最早設立的代工廠。


鼎盛時期 員工全年無休投入


還記得嗎?那個陪伴五、六年級生長大的芭比娃娃,曾是多少少女夢想想要擁有的玩偶,尤其每年在世貿舉辦的國際玩具大展時,展場上,樂高玩具的專區總是圍滿了愛好積木的男孩子,滿是驚奇的表情看著由積木堆建成的恐龍、直升機、戰艦等模型;那女生們呢?一定是聚集在以粉紅色為主色系裝潢而成的芭比專區,各個以愛慕的眼神看著穿著猶如公主、姿態一如高貴淑女般的芭比,更覬覦她周邊的服飾配件,而每一個小女孩一來到這個攤位,總是不免向父母露出撒嬌的神情,表達想要擁有芭比的心願。


「有夢想的地方就有芭比」,這個集美麗、引領時尚流行於一身的玩偶,誕生近五十年來,全球銷售數量至少超過十億個以上的芭比娃娃,若把賣出的芭比頭腳相連的話,可以環繞地球七圈以上,但鮮少人知道,這風靡全球、陪伴多少女孩度過童年時光的玩偶,曾是「Made In Taiwan」,且長達二十六年的歷史。


一九六七年美商美泰兒公司在泰山鄉太平路(今美寧路)上成立了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芭比代工廠—「美寧工廠」。美寧工廠末代代工媽媽古翠娥指出,美寧工廠占地三甲(一萬多坪),工廠正職員工至少三千多人,採三班制,當時廠房是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在運轉,而曾家住在美寧工廠對面、前泰山鄉長李國書是這麼形容當時美寧工廠的規模浩大,每到下班時間,太平路上可說是萬頭鑽動,附近的店家依附工廠而生,客源都是美寧的員工,可以說芭比娃娃為泰山鄉帶來就業機會,也繁榮了當地的商圈成形。


產量驚人 一天至少兩萬多個


據古翠娥陳述,美寧工廠的前身是做PVC塑膠抽粒的友寧工廠,後來遷往他處,舊廠房便交由美寧使用,但因有製作塑膠製品的經驗,所以後來生產芭比所需的塑膠物料則交由友寧所屬的華夏集團製造提供;然而全球芭比娃娃的需求量大,所以美寧工廠成立後沒多久,又在宜蘭頭城、北縣八里、桃園平鎮陸續擴廠,李國書表示,一九八三年時,領薪的員工,包括四個廠房和外包人員加起來至少有八千人,可見當時芭比娃娃在六○、七○年代受歡迎的程度,也可見台灣芭比工業規模的龐大。


為了因應工人每天都在趕工出貨的工作量,美寧工廠內部的生產部門無法應付應接不暇的訂單,因而像是縫紉、噴漆、植髮、梳髮、射出成形的工作則外包,但所有的外包原料、模具到成品的品管,仍由美寧工廠負責提供與監督,芭比娃娃衣服的部分,是由總公司剪裁好之後,提供給外包廠或家庭代工處理縫製的工作。


猜猜看當時美寧工廠一天生產多少的芭比數量?答案是兩萬多個,李國書舉出一個足以令人咋舌的案例,每到聖誕節時,美寧工廠為了要趕出貨量,所有空運出口的芭比,只要飛機還塞得下,從貨機機艙到機長室裡,所有空間都擺滿了芭比娃娃商品,李國書強調他一點也不誇張。


走過輝煌 美泰兒移往中、馬


台灣的勞工品質普遍來說較其他東南亞國家來得高,因此美寧工廠所生產的娃娃,剛開始是由美國提供設計稿,後來台灣的技術純熟後,逐漸由台灣工程師進行設計與開發,有的時候甚至是美國總公司提出構想,再請台灣工程師繪製設計圖,出品的樣本再交由美國審核,一經審核通過就會大量生產上市,所以雖然在工資上台灣高於菲律賓與馬來西亞,但相對的工程人員素質較優,所以很多新產品都是先在台灣生產,再技術轉移到其他國家。


古翠娥以曾經參與芭比的輝煌歲月、看盡泰山的蓬勃發展驕傲地表示,當時在生產芭比時,台灣可以說從塑膠物料、芭比製造到成品包裝等,所有你能想到有關芭比的相關產品都是全部從台灣美寧工廠製造、出口,李國書接著說,因應當時的政府政策,協助產業發展、鼓勵外資投資,因此美泰兒公司被列入保稅(不用扣稅)的優惠名單中。


然而,在一九八七年美泰兒公司撤出台灣,美寧工廠這個曾經讓泰山鄉發光發熱,讓鄉民引以為傲的工業走入歷史。對於美寧,不只是一間工廠,在泰山人心中都有一份情感,它所串聯的是台灣產業歷史、泰山人的青春,更是芭比娃娃成長的榮景,卻因為台灣政治動盪不安,以及水漲船高的人事成本問題,導致美泰兒將廠房移往中國與馬來西亞。


美寧工坊 社區民眾集資成立


不過,仔細去研究美泰兒公司遠走他鄉的主因,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人力調派的問題。無論是什麼產業都有淡、旺季之分,旺季時,需要大量的人工,反之,每到淡季時,資方就必須面臨到資遣的問題,就當時台灣勞基法的規定,新進員工有三個月的試用期,過了試用期後,資遣員工就要發放資遣費,且工會強勢要求資方在資遣勞工後的半年內,不得再重新聘用新勞工,這樣的規定對於需要機動性人力調度的代工業來說,是很大的負擔,進而促使美泰兒公司遷離台灣,也結束了芭比娃娃在台灣所席捲的風潮。


美泰兒公司離開台灣之際,台灣正面臨著另一波產業轉型,可惜泰山鄉沒有跟隨上轉型的腳步,於是街道上人擠人的盛況不再,曾是顧客高朋滿座的店家也隨之沉寂,直到二十年後,在李國書和一群泰山鄉民集思廣益下,以重建泰山為芭比娃娃故鄉的想法,開始從事社區營造的工作,以「美寧」為名,成立「美寧工坊」,古翠娥認為,泰山有全台獨一無二的芭比娃娃經驗,而這是泰山鄉的優勢,也是契機。


於是美寧工坊以社區合作社的方式去申請,古翠娥表示這是由社區民眾以每人一百股、一萬股的方式去集資,集資到兩百多萬元成立了美寧工坊,她也強調,大家不是以賺錢與營利為主要目的,而是希望能留給下一代有美好的回憶,也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


在集資兩百萬後,開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以藝術芭比創意概念,進行「造人」、「造景」、「造產」。所謂造人,首先與輔仁大學合作,聘請專業講師教授志工媽媽學做製衣,從設計、打版到裁縫,培育種子教師,考取娃衣證照;所謂造景,就是進入泰山鄉內的學校教學,希望能將製作娃衣的技術教給下一代,逐步地當產業型態步上軌道;最後造產,在二○○六年成立行銷推廣合作社,今年夏天,正式以「美寧工坊」的形式開幕。


純手工製 每件娃衣獨一無二


走進位於泰山高中校門口正對面的美寧工坊,映入眼簾的是上百個以各式穿著打扮的芭比娃娃矗立在櫥窗中,仔細一看,每個芭比的服裝製作精細,設計和款式的流行性都不輸給女性流行服飾。古翠娥說,雖然美寧工坊的規模不大,無法重建美寧工廠的盛況,但至少製作娃衣還是他們能力所及之處,不過娃衣的設計製作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尤其是在縫紉技術上,受限於娃娃的體積,所以衣服無法用裁縫機來縫紉,必須由志工媽媽用雙手一針一線地縫製出來,所以要完成小小一件的娃衣,至少要花費四到七天的工時才能完成。


古翠娥強調,娃衣的布料也不好找,因為他們以環保為前提,使用的布料都是去永樂市場收購一些碎布,碎布是無法挑剔材質與花色的,所以要符合設計取得所需布料大多要碰碰運氣,通常每一件手工縫製的娃衣最後成品同一款式都不會有重複的花色,因此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


娃衣婚紗 新嫁娘訂做穿上身


礙於芭比娃娃是個外國人,金髮、碧眼,早期娃衣設計都是西洋式的公主裙為主,但古翠娥強調,雖然泰山鄉有芭比娃娃的代工歷史,但現在自己設計、自己製作,他們要做出具有台灣特色的芭比,因此再向美泰兒總公司報備過後,大批購買芭比塑料,美寧工坊進行芭比整體造型設計,如今呈現在眾人眼前的,是穿著台灣傳統服飾、原住民服飾、各行各業服飾的芭比娃娃。


從先民時代中國移民來台的服飾文化、明鄭時期的中國閩南地區移民服飾、一六八三年台灣在清朝版圖下的服飾穿著、到日治台灣、戰後台灣、經濟起飛的台灣、原住民服飾等,台灣各個不同社會發展時期的衣著,透過美寧工坊媽媽的巧手下,一一呈現,有的帶著斗笠,穿著莊稼服,一副農業時期的扮相;有的穿著迷你裙、喇叭褲就是七○年代風靡一時的阿哥哥風裝扮。


還有穿著製作精美的婚紗嫁服,聽古翠娥解釋才明白,原來美寧工坊還與板橋的婚紗業者合作,為許多新嫁娘量身訂做一款與自己的婚紗禮服相同的娃衣婚紗,作為永恆的紀念,因此,在美寧工坊裡的每一個芭比,除了是獨一無二之外,還能依客戶需求訂做,不過由於每一款芭比的娃衣都是手工訂製,因此造價也不便宜,要看單一件娃衣的做工來定價,至少都要上千元起跳。


泰山鄉曾經是芭比娃娃第二個故鄉,那個外來文化的植入,曾讓泰山鄉經驗了現代化的繁榮,更改變了泰山人的歷史記憶,如今透過志工媽媽的雙手,他們用一針一線用真感情再造娃娃的家,從代工小鎮走出屬於自我風格的一片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i0402 的頭像
    wei0402

    菜鳥記者週記

    wei04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