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台電-海洋生態殺手系列之三,菜鳥記者希望透過台電有意在基隆建蓋卸煤碼頭的案例,來告訴大家正確的能源概念,以及愛護環境的重要性,接下來陸續還有更多台灣海洋之美的故事讓大家知道。


位於東北角瑞芳與基隆的交界,正在辦理機組更新作業中的深澳火力電廠,在傳唱多年的港都夜雨背後,卻是長期犧牲的生活品質,以酸雨聞名的空氣污染,基隆人說:「昔日北部火力發電廠在八斗子製造的煤灰雨,只有身歷其境的老前輩最知道,上街買菜要帶傘防煤灰,桌子擦了不久,又是一層灰,清不完的煤灰……」從北部火力發電廠、深澳火力電廠再加上協和火力電廠,媽媽們忍不住抱怨小孩子的鼻孔永遠是黑的……

20079月底,營運已有四十七年的深澳火力電廠終於退役,原以為好不容易可以少一個污染源,卻沒想到原址將夷為平地改建,深澳火力電廠不但要繼續運轉,擴大更新,甚至要在基隆的番仔澳灣開闢一個新碼頭來裝卸煤燃料,台電公司早已悄悄地通過環評,舉辦公開說明會時相關單位才知道,但大多數的基隆人仍然對此曚然不知。

20087月由十數個基隆的民間團體組成「我愛番仔澳灣連線」,發起連署搶救基隆所剩無幾的自然海岸,因為卸煤碼頭不但規劃在海洋資源豐富的海域,甚至在基隆海科館預定地的對面,未來對生態、景觀、觀光都有著極大影響,引起基隆、瑞芳地區民代和民眾的強烈支持,更勾起基隆人長期與火力電廠為鄰的恩怨情仇。

基隆人揹負誰的汙染?

更新前的深澳火力電廠,一年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就比整個基隆市排放的還多,更新後,其硫氧化物排放量還是相當於基隆市總排放量的四分之ㄧ,氮氧化物則相當於基隆市總排放量的20%,承受這樣的汙染量,不但無法確保基隆市的空氣品質,基隆人不禁要想,這是為了誰在犧牲?

台電常以需維持北區供電穩定為藉口,強調深澳電廠更新的必要性。然而北部地區用電量的主要來源為台北縣與桃園縣的製造業,基隆市本身三級產業的用電量,於2007年時,僅佔全國產業用電的0.91%。因此試想若要改善北部地區的供電問題,應該致力於輔導北縣與桃縣製造業的節能設備,而非增建火力電廠才對啊?

馬劉政府上台後高喊節能減碳,並提出要將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於2016年時降至2008年的排放量,2025年時降至2000年的排放量。但根據能源局以及台電現行規劃,用電量仍持續上升,顯不符節能減碳的目標。環保界並非反對所有的電力建設,為了提升能源效率,減少二氧化碳,可以支持電廠老舊機組更新作業,但應達到污染減半,二氧化碳不增量之目標,以符合民間對空氣品質改善之期待,彰顯電廠汰舊更新之意義,但目前的深澳火力電廠卻有著極大的問題。

深澳火力是能源政策扭曲下的又一產物

深澳電廠更新計畫將興建160萬瓩超臨界燃煤機組,替代已除役的老舊燃煤發電機40萬瓩,機組發電量增加四倍之多,燃煤量當然也隨之增加許多,不但空污中的粒狀污染物及CO2會增加,甚至要為了增加的燃煤量,新建一個卸煤碼頭,整個規模早已經不僅僅是台電宣稱的更新計畫,而是藉著更新為名,行擴建之實。

台電於報章中指出如果沒有深澳電廠,「在民國102年時,備轉容量率將由原先 規劃的12.3%到10.6%,隔年更降到只剩6.2%,規模遠低於經濟部規定16%水準,美國商會已在日前的白皮書中表達此憂慮,這種個位數的備用容量率,隨時會有限電的可能。」這套說辭聽來真是耳熟,每當台電開發電廠受阻時,總是會提出這一面免死金牌,不管是爭議多年的核四案,還是近年的彰化火力電廠興建案、高雄大林火力電廠更新擴建案,似乎只要提出缺電危機,大家就都得乖乖就範,我們必須仔細省思的是,在舉世皆強調要節能減碳的同時,台灣真的需要那麼多電嗎?

台灣的能源政策長期扭曲,不合理也缺乏公義,是一套忽視能源真正供需、又缺乏前瞻性的政策,台灣以民生補貼工業用電不合理的電價結構存在已久,形同劫全民之財圖利資本家,台電公司又常常以「缺電、限電」為藉口恫嚇國人,為的是填補空泛不實的電力缺口,卻不見對用電大戶課以累進電價,高估備用容量更造成電力過度開發,徒增浪費與財務負擔。經濟與能源專家每每宣稱政策專業,但只要認真去看就能發現其中的荒謬性,深澳電廠只不過是扭曲能源政策下的又一產物,絕非無法取代,反對民眾也不必掛上使台灣缺電的罪名。

台灣早該脫離缺電恐嚇

細部分析能源局委託台電公司辦理之最新一版的電力規劃報告,其對全國的電力需求預估為未來20年全國供電量成長率的趨勢,除近兩年因金融海嘯的因素為負成長以及2.0%以外,到民國106年前成長率都仍將高於3%。因此總供電量將由民國 97 年的 2,275.3 億度上升至民國 116年的 3,859.4 億度,年平均成長率為2.63 %。正是這樣一個無視現實,不斷推動曲線向上的電力需求預測,讓台灣持續地開發電力建設,持續地犧牲環境與人權。

但此推估真的合理嗎?我們可比對能源局於民國九十六年三月所頒布的『九十四年至一百零四年長期負載預測與電源開發規劃』,該預測中,民國九十六年時的成長率,既將達到3.7%,而九十八年時的成長率亦將達到4.2%,用電量達2460億度。然而實際上,民國九十六年時,其用電成長率僅3.3%,另根據新版預測,九十八年電力需求量也僅需2319億度,與先前落差達一百億度以上!攸關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重大能源政策,竟然奠基在這樣不切實際的預測上,為何沒人需要檢討負責?而台電仍可四處恐嚇百姓缺電,宣稱電廠不蓋不行?

這兩年間電力的需求以及政策方向已有重大改變,但於能源局與台電研提的『九十七年至一百零六年長期負載預測與電源開發規劃』,卻仍於民國106年前增加709.8 萬瓩燃煤機組,而最具爭議性的彰化火力、深澳火力以及大林火力電廠,仍明列其開發計畫之中。更荒謬的則是,依據其現行電力供需規劃,於民國101年前,備載容量都將超過於20%,而103年後的備載容量也超過16%,絕非有缺電的疑慮。

這些論述不但火力電廠適用,連核電廠也是適用的,今年由於電價調升,民眾產生節約用電的警覺,用電量負成長,竟然已經省下1.5個核四廠的驚人電量,這還只是節約民生用電而已,產業用電更有極大的空間來做節能,可見能源政策的思考不該僅限於開源,一味地興建電廠,更應該優先編列預算來規劃的是節流,如何逼經濟部從需求面管理,檢討這種無限擴張電力供應的能源政策,將是未來各地反對電廠不當開發的民眾可以合作的共同目標。

by崔愫欣、馬康多  綠盟研究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i0402 的頭像
    wei0402

    菜鳥記者週記

    wei04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